7月20日,在中車株洲所工業園區內,一聲汽笛長鳴劃破晴空——13臺套自主研制的1000Nm3/h電解槽列隊啟程,正奔赴國華滄州“綠港氫城”項目。這場發車儀式,標志著我國大標方綠氫裝備在自主化、規模化上實現重大突破,為京津冀氫能產業示范注入強勁動力。

柔性制氫 多級安全防護
引領綠電制氫技術發展
此次交付的電解槽采用柔性制氫技術和多級安全防御方案,全系配備小室巡檢和智能控制模塊,按密集功率點對電解槽性能進行標定,為項目柔性調控提供基礎支撐。基于本質安全+系統防御技術,產品研發歷經材料-部件-整機-系統嚴苛測試,所有電解槽均進行了滿功率長時運行考核,同時,開創行業先河,首次在廠內完成“4并1”多槽并聯系統聯調測試,驗證了系統低功率運行、功率驟升驟降、反復啟停、多槽異向調功等復雜工況下的穩定性和協同控制能力,安全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

產品核心亮點:
更安全:獨創“本質安全+三重密封+在線監測”防護體系,全生命周期防泄漏;
更柔性:30%-110%寬范圍調節,30%低負荷可長時穩定運行,功率調節速率達8%/S。
更高效:直流能耗低至4.2~4.4kWh/Nm3,溫差≤12℃,電壓差≤±3%;
更智能:“一鍵啟停”、“一鍵置換”,全自動化操作讓產品更智能。
賦能“雙碳”
打造綠氫規模化應用標桿
國華滄州“綠港氫城”項目是國家氫能產業示范工程,中車株洲所為該項目提供包括制氫電源和電解槽在內的成套制氫裝備,項目投運后將實現年產綠氨10萬噸,減少碳排放40余萬噸。

“此次交付既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中車邁向‘雙碳’目標的關鍵一步。”中車株洲所綜合能源事業部黨委書記、總經理唐遠遠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技術創新,降低綠氫成本并推動規模化應用,重點優化電解槽與電力系統的匹配,提升柔性調節能力以適應可再生能源波動。同時,發展無人工廠和智能診斷技術以提高效率與安全,并通過多重安全防御技術保障系統穩定運行。
